1. 「 东方既白 Eastdawns 」「 万物资始—道法自然—阴阳化育—时空流转—心性觉明—寂灭涅槃 」

「 万物资始—道法自然—阴阳化育—时空流转—心性觉明—寂灭涅槃 」

《周易》乾卦揭示的宇宙本体论命题,”资始”意味着万物生成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依据太极本体显发其用。此概念超越单纯的时间开端论,直指存在本身的依据与显现机制——天地万物皆承乾坤二元之性德而各正性命,体现中国哲学”体用一源”的终极智慧。

老子哲学中最具革命性的命题,道作为最高法则仍要效法”自然”,此自然非指自然界,而是指万物本然自在的状态。其深意在于否定任何超越性的造物主,主张宇宙依据自身内在法则运行,这种自因自化的宇宙观比西方自然神学早千年突破神创论框架。

《易传》核心的宇宙动力学系统,阴阳非实体而是功能属性,二者相摩相荡形成生生不息的创造机制。”化”指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,”育”指显现成就的具象化阶段。这个动态平衡模型既解释自然现象更迭,又为社会伦理建构提供哲学基础。

中国古代特有的相对时空观,时间如经线贯穿古今形成历史维度,空间似纬线铺展六合构成存在场域。不同于牛顿的绝对时空,这种观念强调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,与近代相对论”时空弯曲”思想具有惊人的哲学契合度。

儒佛道融合的认知哲学巅峰,”觉”是通过内省突破感官局限的直觉洞察,”明”是破除无明后的真理显发。这种认识论不否定理性但超越理性,主张通过修养工夫使主体意识与宇宙本体冥合,与现象学”回到事物本身”的主张形成跨文化呼应。

佛教最深刻的终极实相表述,指超越一切二元对立的绝对境界。其革命性在于否定本体界与现象界的割裂,涅槃即在此岸烦恼中见证彼岸智慧。这种”不二法门”彻底瓦解了存在与虚无的形而上学对立,代表东方智慧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高解答。

青简积卷:卷,金石镌文:文,丹曦访客客, 厚土载回:回 。